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一月 24 日
文 | 林芳伊
照片提供、採訪參與 | 生活於西班牙的 Weiss 和 Sunny
完稿日期 | 2021年8月
編輯說明:2021年7月,台灣正逢防疫艱難的時刻,溫度在一群實習生的努力之下,隔空訪問了身處不同國家的朋友,寫下各地不同的防疫日常。 |
一直記得2020年3月,那晚和我通電話的朋友連夜搭飛機回台灣了。
看著手機螢幕上一則則新聞、一班班客滿的班機,原本不怎麼緊張的心情也開始有點起伏。「很抱歉,您的航班已取消。」(We’re sorry to hear your flight has been cancelled.)這是第二封取消通知了,前幾天實在猶豫太久了,這樣我真的回得了台灣嗎…?
回想當時從2019年秋季展開西班牙留學生活,原本以為會是一趟充滿文化體驗、享受異國色彩的旅程,沒想到連夜店都還沒去過,就被疫情打亂了步調;而在台灣疫情逐漸緩和,卻還是有些緊繃的現在,我想說說從去年春天以來,在西班牙發生的故事。
愜意的平行時空,煎熬的回家路途
其實那時的西班牙還挺愜意的,外國朋友的IG照樣分享著出遊照,行人多半都沒戴口罩,只有少數亞洲面孔會確實遵守防疫措施。低頭看著台灣親友不斷傳來的疫情新聞,我就像活在平行時空。
眼看機場即將關閉,我也做好留在西班牙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時,終於順利訂到機票了!飛也似地收拾行李趕往機場,祈禱這次的票不會再被取消。那天外頭陰雨綿綿,我在露天的地鐵站獨自等待著,雨水打濕了我和行李箱。地鐵到站後,我扛著沉重且濕漉漉的行李上車,折騰了好一陣子才抵達機場。
緊張地拖著行李入關,沒想到人不多,大家也都神色自若,防疫做好做滿,口罩、手套、防毒面具樣樣俱全。緩緩走進機艙,小心翼翼不接觸到座位以外的地方,即使很熱也不敢脫衣、脫帽;以往搭機最期待的飛機餐,也只能被我供在桌前;兩個小時替換一次口罩,餓了就喝水充飢 ;而當時報導常提及, 最容易發生機上感染的地方就是廁所,所以也只能不斷用意志力對抗想上洗手間的念頭。「快到家了,快到家了。」
沒想到回台灣後才是挑戰的開始,因為時差的關係,凌晨上課是常態,雖說相較在西班牙時,心情輕鬆許多,但身體實在吃不消;缺少社交活動也讓這些日子變得難熬,每日交談的對象不是家人就是貓,連跟超商店員對話都能讓我雀躍半天。不過或許擁有這段安逸無趣的日子是幸運的,在疫情蔓延、人心惶惶之際,至少我還能夠平安的在台灣度過。
不知不覺,艱難的2020也到了尾聲,為了學習和生活品質,即使西班牙疫情時好時壞,我仍決定回到西班牙。
噩夢混沌,我們躲在家中探找幸福
原以為是個嶄新的開始,不料才回到西班牙沒多久,疫情就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,單日確診兩萬、三萬、四萬……宣布封城、實施宵禁,週末不能前往市區,平日晚上十點後也不能出門。不方便當然是有的,不過比起過往的無作為,嚴格的措施反而讓我多了些安全感。
我和室友待在家的時間變得好長,只要能殺時間的活動都嘗試過了,從簡單料理正餐到烘焙點心,也會約好時間來場「電影之夜」,甚至連剪髮都是DIY──把垃圾袋挖了個洞,拿了把椅子坐下,居家理髮廳就這麼開張!而某天室友突發奇想,把客廳的沙發移到陽台,曬著日光浴,一杯氣泡水、一本小說,一躺就是一個下午;看著明媚豔陽,或許這就是我現在能夠掌握的幸福吧。
在不同國情中,我發現…
焦慮害怕的日子還是有,尤其獨自身在防疫意識輕巧的歐洲國家。西班牙的民風比較重視人權的展現,即使政府公布的禁令是為了全體防疫,人民仍會出現很大的反彈聲浪,為的就是爭取人類基本權益;政府也會因為重視隱私權,而不公布確診者足跡。凌駕在生命安全之上的人權,一開始也讓我害怕,讓我在疫情爆發之初選擇回到台灣。
然而回到西班牙生活的這段日子,我發現和台灣相比,西班牙雖說極不安全,但心情上卻健康得多,媒體不會過度聚焦在疫情上,也鮮少有草木皆兵的感受;也因為重視人權,大家會用友善的態度對待確診者,而非煽動對立、貼標籤。耳聞朋友的室友確診為輕症,房東仍時不時傳訊關心他們,甚至親送水、消毒物資。在這樣的暖流中,我不禁思考,我們該害怕的究竟是甚麼?
時間不會停止前進,生活亦然
在這樣令人又愛又恨的土地上,或許能做的就只有把自己顧好,轉換念頭好好過生活──也就是此刻我意識到,如果一直著眼於西班牙確診人數飆漲,只是徒增恐慌;其實現在全球面臨的狀況都一樣,與其把焦點放在確診人數的增長,不如多多關照自我,做好防疫措施、養好身體──把握自己能做到的所有,接著用平常心過生活吧。
封城的日子總會過去,家裡新種的盆栽逐漸冒出了綠芽,我們也回到學校。雖然全國單日確診還是五千人起跳,但我的恐慌感降低了許多。或許是因為這段時間把專注力都放在生活、課業上,用謹慎的防疫習慣面對疫情消息、確診數字,也就這麼撐了下來。而趁著疫情稍緩,我也重拾旅遊的習慣,到市區小旅行,或週末跟著旅行社出遊。站在山頭眺望蔚藍海洋,太陽暖烘烘的,微風把去年以來的煩悶都吹散了,好懷念這樣放鬆的感覺。

再撐一下,天已微曦
每個國家都有其對抗疫情的姿態,每個人也都有選擇的信仰。曾在不同國度生活的我,能夠做的,也只有如實呈現出不同國家的樣貌,給每一個因為疫情焦慮的你。希望不久的將來,我們的生活都能夠回歸正軌,或許過程有些難熬,但也別忘了那些感到幸福的時刻,再撐一下,天總是會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