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攝影 | 張焄琳
日期 | 2021年12月
以明亮白色作為主體、鮮豔黃色點綴,大而圓弧狀的建物座落在后里堤防路上,若不是上方大大字寫著「臺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」,第一眼的確不會讓人聯想到動物收容所。這裡並不像刻板印象中會有的動物異味、吵雜狗吠聲,甚至是無法動彈的壅塞空間,取而代之的是彩繪的儲水桶、活潑的圖像識別標誌,還有生動的剪影浮雕。
林佳龍市長任內爭取經費及規劃設計、盧秀燕市長任內開幕,歷經數年,台中后里動物收容所於2021年在原址重新開張,一改以往狹小擁擠的空間,蛻變為溫暖、乾淨的動物中繼之家。
友善收容 每隻毛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間
數隻米克斯幼犬在草地上玩耍,看到生人也不害怕地跑來嗅聞。「幼犬被認養的機率很高,大概隔個週末就都會被認養完了」園區的獸醫師洪靖惠說道。另外一側的柵欄裡是成犬的家,以兩房一廳的配置打造,讓每隻成犬都可以有自己的領域,也可以和狗室友互動。「那隻狗狗很親人但卻不親狗,之前會咬牠的室友。」洪醫生表示,就像人一樣,每隻狗狗的個性不同,在室友的安排上也會評估彼此的習性和相處模式。
有別於兩房一廳的犬房,為了不讓貓咪被狗吠聲干擾及驚嚇,貓的住宅區位於二樓,與狗的空間有了適當的隔離。狹長型的一貓一室,日光照射散落一地,志工和工作人員手工打造的藏匿箱跟跳台成為牠們主要的活動範圍。房間外的玻璃上寫著每隻貓咪的姓名、狀態、年紀還有個性,等待有緣人的到來。不管是幼犬、成犬,或是貓咪,動物之家以最大的溫度對待每個來到這裡的毛孩子,希望牠們可以找到能妥適生活的第二個家。

與地方居民攜手 共同打造地方創生
「動物之家並不是要拼收容量,而是希望提高認養率,讓毛小孩可以再找到家。」以此為目標,將后里園區定義為中繼站,而不是動物們的終點站。在建築的空間打造、整體視覺設計、以及動物友善的空間容留上,建築師姜樂靜下了相當大的工夫,為狗打造的緩坡、一貓一室的自在空間,讓照顧者也可以感到舒適的工作環境,各種細節成為了現在的動物之家后里園區。
后里園區攝影展【我在后里遇見愛】的策展人劉偉蘋認為,一座動物之家的建成,是集結眾人之力所達成的,而其中,后里當地人的支持更是促成的力量之一,「與當地形成串連,讓收容所與地方建立互相珍惜的關係,也是我們在動物之家舉辦以后里人作為主體攝影展的初衷。」
不再是生命的終點站 成為飼養的典範
「編號FAABG1101xxxxx13,狗,白色米克斯,母,一歲,因為不會對陌生人吠叫,被主人帶來棄養。」
「編號FAABG110101xxxx5,貓,米克斯,母,十一歲,被養了十年的主人帶來棄養。」
「有民眾覺得這邊空間很舒服,所以乾脆把自家的動物帶來棄養。」獸醫師語帶氣憤地說,園內大部分動物為民眾通報,但少部份是飼主直接帶來棄養,而幼犬、品種犬、貓的認養率皆較高,米克斯成犬相對的乏人問津。
容留空間再怎麼擴充,也納不夠被棄養的毛孩子們,園區除了收留動物以外,也希望從教育做起,讓民眾可以理解認養寵物是一輩子的事情,不應老或病而棄養。劉偉蘋表示,后里動物之家的價值所在,也包含了讓飼主理解飼養動物所需的空間以及飲食,在決定認養之前,飼主更應審慎評估是否可以提供給寵物相對應的場所和陪伴。
甫開幕不久的臺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,有著全台最美動物收容所之讚譽,更榮獲2019年國家卓越建設設計獎,園區空間也積極規劃活動、市集,甚至是婚紗攝影,希冀讓人們對此場域產生更多信任及好感,不再對動物之家有老髒舊的既定印象,想要領養毛小孩的時候,可以將動物之家納為選擇之一。

臺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地址:台中市后里區堤防路370號 臉書:一起認養吧-【臺中市動物之家(非官方)粉絲團】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3881703325 |